
本學期日本實戰研習碩士學分班九月開課至今,收到學員們及講師熱烈回饋好評不斷,
特此,本中心將持續分享中金院人財育成中心碩士學分班課堂特色,以及諸位老師們在課後想與同學們分享的話語。
📌10月27日(日)
徐敏娟老師的「competency-based performance reviews」課程
老師從績效管理發展演進過程,到 職能 發展與應用以及以 職能 基礎的績效管理 職能 的管理循環,演譯以過去考核和現今的績效管理。
最後以某家中小企業的人資主管培訓的案例做課程分享。
----------
💡徐敏娟老師:
「事實上和這個班級的同學們相處非常特別,有的是好朋友或前同事、甚至是長官,
而身為課程經理,任務就是課程規劃,每一堂課也都陪同大家一起上。
之前有些同學或長官對我的了解可能僅在金融和保險的領域,也沒想到我竟然為了之前在中國工作的因素,而開始進入了人資的領域。
事實上這堂課並不是要教怎麼去打考績的,主要是著重於以績效評估應該用績效管理的觀念來思考,也就是說評估完後應該是要協助員工在這些較差評的資訊中,要如何做改進,這才是以職能為基礎的績效管理所做的人才發展。然而再多的理論也真的令人較難理解,也覺得生硬。
課程中也一度談到坊間對於把KPI、MBO、OKR、BSC這幾個東西放在一起作比較,而在同學們有智慧的討論底下大家一致性地認為,關鍵是在於我們怎麼樣去理解這個工具本身的本質及它的意義,掌握其本質,就不會被這些管理工具給困惑。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聖經中,首次把他對目標管理的概念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集結,
裏面提到目標管理就是讓所有的員工能夠在,環繞着公司整體目標之下,確保所有人的運作方向,能夠協同與驅動公司的整體方向前進;也就是說,每一個人所做的事情都應該去思考,我究竟能夠爲公司創造什麼樣的價值,能夠對其他部門的夥伴創造什麼樣的貢獻,以確保公司整體的目標達成。而他在自我控制的章節中也說到,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榮譽感和自己在參與感,從自己的角度不斷的反思,
我究竟能夠爲公司整體創造多大的價值才叫自我控制。
所以這整個目標管理就是在說,團結一致的目標之下,思考我能夠爲公司創造什麼樣的價值,確保大家一致的方向努力,並且有很高的參與度。
彼得.杜拉克的主張──管理者需要建立的目標,並向員工闡明要做出何種貢獻,以便實現理想。
而「職能為基礎的績效管理」正是發展出以職能為基礎的培訓與策略性的培訓,”思考到個人目標追蹤的意識養成”,才能有效追蹤表現、落實正向之績效管理循環與人才發展。」
----------
#了解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
秒懂懶人包:https://reurl.cc/zmRe6
官方網站:http://hacc.ctbc.edu.tw/japan/
#詢問專線:02-2788-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