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 的多重面向:從有形的軍事行動,到無形的治理角力

當代的「戰場」,早已超越疆界與火光。今日的國際政治,不僅是疆土與軍備的爭奪,更是敘事權、制度力與治理能力的競賽。從烏克蘭的戰略轉折、普丁的軍事牽制,到中東的停火談判與美國國內的預算僵局,每一場事件都揭示「 戰爭 」的樣貌正不斷擴張,滲透至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各個層面。
▎ 烏克蘭戰線:成為川普與普丁的 政治棋盤
川普立場再次轉變 背後的政治動機與戰況現實的落差
川普近日重申「烏克蘭能恢復全部領土」,這與他先前主張「以領土讓步換取和平」的立場相互矛盾。領土收復須建立在軍事均衡、盟友支援與產業動員的基礎上。若缺乏防空與後勤的持續支撐,僅以政治語言構築期待,將削弱嚇阻力與談判籌碼。大前研一博士認為:「戰略不僅是前線的部署,更是制度與供應鏈的穩定力。」唯有分階段確立可實現目標,才可能邁向實質的和平。
普丁的警告:長程武器與 戰爭 升級的臨界點
當美方考慮向烏克蘭提供巡弋飛彈時,普丁警告此舉意味戰事「進入質的全新階段」。長程高精度武器雖提升嚇阻力,卻也模糊了「攻擊」與「報復」的界線。
在缺乏成熟交戰規範的情況下,任何誤判都可能引發失控的升級。
為防止升級失控,大前研一博士建議建立三項治理制度以降低風險:
① 明確使用原則;
② 介入門檻管理;
③ 常設熱線機制。
戰爭 的臨界點,不在於武器,而在於治理能力。制度的穩定,才是和平的底線
▎ 聯合國辯論場:多邊秩序的信任危機

川普在聯合國一般性辯論大會上,多次批評聯合國的機構失靈與氣候政策,尤其針對氣候政策和再生能源。川普直言「風車是可悲的象徵」,並指控碳足跡是場「騙局」。同時,他強調自己「結束了七場永無止境的戰爭」,藉以塑造美國作為「秩序供應者」的形象。
然而,美方自許為「秩序供應者」,應提出具體行動藍圖:同盟、經濟與氣候整合方案,協議履行率,以及外交政策的持續性。唯有行動一致,方能重建多邊信任。
▎帝國浩劫 :美國的內部 戰爭

「所以你是哪一種美國人?」這句出自電影《 帝國浩劫 : 美國內戰 》的台詞,如今正映照現實!
因兩黨對立導致臨時預算未過,美國政府自10月1日起部分關門,造成公務員停工、統計延遲,政策推進全面停擺。政策失靈造成「治理摩擦成本」上升,進而削弱市場信心。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後記
從烏克蘭前線的硝煙,到華府權力中樞的角力,戰爭的形態早已脫離傳統疆界。今日的競爭,不只是坦克與飛彈的對決,而是制度、政策、科技與資本的全方位對抗。當地緣政治與內部治理同時牽動全球市場,每一場衝突都在重新定義國家實力與企業韌性。
理解這場「無聲的 戰爭 」,不只是關心國際新聞的冷熱,而是培養一種面對不確定的決策能力,洞察權力流向、預判局勢變化,並在風暴中找出新秩序的勇氣與智慧。這正是當代高階領導者最關鍵的競爭力,也是EMBA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以宏觀視野閱讀世界,用策略思維創造未來。因為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能夠理解戰爭本質的人,才有能力主導和平的方向。
延伸閱讀:聯合國一般性辯論大會 第80屆會議一般性辯論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由中國信託金控全額設立,為教育部核准之合法高等教育機構。提供融合實務經驗與國際視野的在職專班課程,協助您拓展職涯格局,創造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