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軍事取代外交: 美國 空襲 伊朗 帶來的國際啟示

2025年6月21日,美國宣布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發動空襲,其中包括福爾多等主要鈾濃縮設施。據報導,B-2隱形轟炸機投下特殊武器,徹底癱瘓了這些設施。

這次行動並非單純的象徵性警告,而是針對伊朗核開發核心進行精準且高破壞力打擊。

 

文章摘要

 

▍空襲原因解析:不再容忍「邊緣外交」,直接炸毀外交籌碼!

過去,伊朗透過「邊緣外交」策略,將核開發推進至國際容忍的臨界點,藉此作為談判籌碼,換取制裁解除與外交讓步。然而,美國此次選擇直接空襲核設施,徹底粉碎了這套策略。

川普政權此時採取軍事行動,主因在於伊朗拒絕接受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檢查,且鈾濃縮活動已達核武級水準。美國判斷,外交途徑已無法有效遏止伊朗,遂決定以軍事手段傳遞明確警告:「若持續推進核開發,這將是美國的回應。」

這次行動不僅是警告,更象徵美國正式放棄外交手段,轉而啟動「軍事制衡」。除直接削弱伊朗的談判籌碼外,也間接向其他潛在核武國家傳達:「即便僅停留在邊緣,美國亦絕不容忍。」的訊息。

美國正透過這場攻擊展現「非對稱性威懾」的新戰略,宣告與伊朗僅靠外交談判解決問題的時代已經結束。

外交的極限與軍事的優先順序正在被重新定義,國際秩序也將迎來全新變局。


武器特性解析:無法被偵測的B-2轟炸機,各國國防安全危機!

此次空襲動用了美軍現役中造價與戰略價值最高的武器「B-2轟炸機」。

其最大優勢在於高度隱形性能,雷達無法偵測,能無聲無息地深入領空,精準打擊目標。此外,B-2亦可搭載核武,為冷戰時期戰略嚇阻力量的現代化延伸。這類武器已改變戰爭本質,軍事力量不再僅限於火力規模比拼,也在於能否無預警地對敵方關鍵目標造成致命打擊

另外為摧毀深埋地下的要塞與核設施,美軍此次搭配使用「鑿地炸彈(Bunker Buster)」,具備強大穿透力與毀滅性。行動證明,即便不動用核武,美國也能摧毀常規武器無法觸及的地底目標。

對伊朗而言,福爾多一直被視為最後防線,但此次出擊無疑傳遞了「沒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訊息,依賴防禦工事的嚇阻思維已被擊碎。隨著技術演進,「藏在地下就能安全」的觀念不再適用,各國勢必重新檢視自身的安全策略。


情報心理戰解析:關島假情報?現代戰爭關鍵的情報 戰略 !

空襲前,外界曾傳出美國B-2轟炸機將飛往關島的消息,但最終,它卻出現在伊朗上空,對多處核設施發動攻擊。

這種預先放出的假情報,結合B-2的隱形特性,構成典型的軍事偽裝與心理戰,使伊朗對此次襲擊毫無防備,無法有效應對。

此次作戰也凸顯,現代戰爭的較量不僅在於武器性能,更關鍵在於資訊掌握。當敵方被誤導,將導致應對部署延誤,喪失防禦能力。

此外,空襲後的輿論操作同樣關鍵。《紐約時報》報導福爾多核設施已「完全無法使用」,此類訊息不僅放大軍事打擊效果,也在國際輿論場上塑造出精密的戰略演出。

若這是美方刻意釋放,不僅可強化美國「行動圓滿成功」的國際形象,同時也將伊朗定位為「已喪失核開發能力的國家」,形成第二次的戰略打擊。


▍選舉戰略解析:戰爭,終究是打給選民看的?

美國歷來在總統選舉前,常透過加強軍事行動來塑造「強人形象」,以轉移國內焦點。此次空襲伊朗,同樣可能與川普政權提升支持率的考量有關。

外交與安全政策的成果,往往能直接拉抬選舉評價。「打擊敵國、守護國家」的形象,對任何政黨而言,都是極具效力的選戰工具。

這種現象並不限於共和黨或民主黨,自冷戰以來屢見不鮮。

當然,無法將所有軍事決策簡化為選舉操作,但外交判斷受到國內政治牽動,早已是民主國家的宿命。

畢竟,當代戰爭真正的對象,往往是國內輿論,而非外部對手


▍因應策略分享:事件背後的中東危機,須立即啟動的三項戰略 !

同時,日本也不應事不關己。對中東能源的高度依賴,意味著霍爾木茲海峽一旦陷入動盪,日本經濟將遭受重大衝擊。

福爾多核設施的毀滅僅是表面現象,真正的風險在於,中東局勢隨時可能失控

此外,日本受限於憲法約束與對美同盟,戰略空間極為有限,再加上長期將重心放在國防領域,導致外交存在感逐步弱化。

此次事件引發的國際秩序劇變,對日本而言是一記警鐘,提醒其必須正視現實,思考如何維持並擴大自身影響力。

我認為,日本應儘速落實以下三項戰略:

▎面對國際變局,必須推動的三項行動

一、推動能源來源多元化

二、全面強化海上交通線(Sea Lane)防衛能力

三、積極提升外交影響力

再次強調,現在,正是從「經濟安全保障」的視角,徹底重塑外交政策架構的關鍵時刻。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後記

本文解析了美國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的原因及其國際影響。這不僅是對伊朗的軍事警告,更是預示國際秩序將進入全新變局。外交談判的極限與軍事手段的優先順序正被重新定義,各國皆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國防安全與外交戰略,以因應新興的戰略局勢。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中國信託金控全額設立,為教育部核准之合法高等教育機構。提供融合實務經驗與國際視野的在職專班課程,協助您拓展職涯格局,創造輝煌成就。

相關文章

大前研一: 美國股價 上漲僅是表面

英國發佈了以「 川普 政權放棄財政規律」為標題的報導。由於川普政權的大型刺激景氣政策, 美國 的經濟在短時間加速起飛,但金融時報卻指出這樣的好景並不會長遠保持。從失業率看起來好像很低,但實際上勞動參加率相較過去全盛時期來看,呈現數字非常的低,企業的設備投資也沒有說高出歷史紀錄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