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班 3.0:從日本到全球,EMBA在職專班的沉浸式革命

📑 文章目錄 |
1.前言:為什麼要從日戰班進化到「實戰班3.0」?
2009 年,我們以「日戰班」為名,帶著在職人士走進日本企業第一線,把商戰議題搬上真實舞台:跨部門協作、限時提案、與高階主管面談。十餘年間,世界經濟與產業技術的變化速度遠超教科書更新頻率,單一國家的實境演練已不足以建立全球競爭力。因此,我們把場域擴張到美國、泰國與上海,系統化整合為 「實戰班3.0」一套為 EMBA/MBA/在職專班 學習者設計的 沉浸式 能力加速器。其精神只有一句:一次海外演習,逼出五年成長。全程含機票、飯店(單人房),把後勤負擔降到最低,讓所有心力都集中在商戰現場。
2.演進年表(2009→2025):日戰班→多產業→全球化
「實戰班3.0」不是一次改名,而是一條清楚的演進曲線:從日本製造與服務業案例,發展到多國多產業的問題庫;從單點參訪,升級為 任務導向 的全情境演練;從學習活動,升級為能被研究所承認的學術成果(學分折抵)。
2.1 原型期(2009–2013,日本)
以東京與關西為主要場域,聚焦「製造 × 服務」供應鏈最佳化;採實地觀察+主管對談+限時簡報三段式流程,建立「現場—數據—決策」連動模型,驗證沉浸式學習對在職者的可行性。
2.2 深化期(2014–2018,日本全境×多產業)
從機械、汽車、零售,延伸到金融、物流、IT 與觀光;引入「雙語團隊」與「跨文化衝突管理」任務,形成混編小組制,並開始將成果對接研究所課程作為期末專題。
2.3 擴張期(2019–2022,混成×跨國題庫)
疫情期間導入混成教學(線上策略沙盤+線下密集營),同步擴充跨國案例題庫。以企業真實資料匿名化為基礎,建立「任務卡」與「決策門」機制,學員需在限定時間完成市場洞察、商業模式與財務估算。
2.4 全球化(2023–至今,日本×美國×泰國×上海)
將日本的高品質流程與美國的創新、泰國的供應鏈彈性、上海的速度文化放入同一學習架構;以同題不同地策略驗證,「同一題在不同市場如何解?」學員在一學期內完成跨國比較與回到職場的落地計畫。
3.教育目的:把學習直接綁定成果與 KPI
在職者最怕「學了卻無法用」,投入了時間與金錢,卻發現知識停留在課本或筆記裡,無法轉化為績效或升遷。實戰班3.0正是針對這個痛點而設計,它透過「三個綁定」確保學習與職場無縫接軌:(1)學習與任務綁定:每一個知識點都會立即轉化為一張「任務卡」,學員不只是理解概念,而是要把知識應用到真實的情境模擬中,完成具體可驗證的產出;(2)任務與績效綁定:所有任務結果都與部門的KPI直接掛鉤,例如銷售額成長、成本降低、流程優化等,讓學員在課程中累積的成果可以回到工作場域立即見效;(3)學術與職場綁定:最終學習成果不只是簡單的心得,而是以研究所等級的報告、專案論文與口試作為驗收,既具備學術嚴謹度,又能直接成為升遷與考核的硬實力。這樣的設計讓學員不用再擔心「知識空轉」,因為每一步的學習都能量化、落地、轉換成影響力,最終反映在專業聲望與職涯發展上。換句話說,學習不再是投資報酬率難以衡量的消耗,而是能確實兌現升遷、跨職能、甚至跨國發展的推進器。
4.方法論:沉浸式 × 任務導向 × 跨文化混編
- 沉浸式:全程含機票與飯店(單人房),後勤無痛;每日以「晨間簡報—現場調研—戰情會議—夜間提案」節奏推進。
- 任務導向:以公司真實課題改寫成任務卡,設「決策門」分段評分;確保每一步都有可被評估的輸出。
- 跨文化混編:中日/中美/中泰/滬臺混組,強化衝突協調、角色交涉與英日雙語呈現能力。
- 導師制:企業導師+學術導師雙軌回饋;學術端對應研究所論文的資料蒐集、方法、討論與結論。
5.破碎化學習策略:時間縮短、學習加倍的證據
在資訊爆量的世代,完整連續的大塊時間已經成為奢侈品,尤其對在職人士而言,更是難以抽離繁忙工作與生活責任。實戰班3.0正視這個現實,採用破碎化學習策略,把「概念輸入、工具演練、場域實作、學術驗收」四大環節拆解成可移動的小模組,靈活嵌入學員的通勤時間、午休片刻、夜間空檔或週末時段。這不僅讓學習更貼近現實步調,更能形成一個隨時運轉的能力飛輪,把零散時間轉化為高效輸出。不同於傳統課程需要長時間的全程到課,實戰班3.0透過線上線下混合設計與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確保每一次短暫投入都能累積具體成果。根據歷屆追蹤數據,超過九成學員在一年內順利完成研究所學業(結合學分折抵與密集論文輔導),而且平均學習時數較傳統課程下降 32%~41%,卻能讓作品輸出量提升 1.8~2.4 倍。這代表實戰班3.0不是要學員犧牲生活來換取學歷,而是透過精準拆解與高效設計,幫助在職人士用最有限的時間,取得最具爆發力的成長。
6.比較表:1.0 / 2.0 / 3.0 三階段差異
面向 | 日戰班 1.0 | 日戰班 2.0 | 實戰班 3.0 |
---|---|---|---|
場域 | 日本單一區域 | 日本全境 × 多產業 | 日本+美國+泰國+上海 |
任務形式 | 參訪+簡報 | 任務卡+限時提案 | 決策門+跨國同題對照 |
學術銜接 | 課後報告 | 期末專題 | 學分折抵+論文指導 |
支援 | 自理 | 部分代辦 | 含機票+飯店(單人房) |
評量 | 導師口評 | Rubric 表單 | 企業導師+學術導師雙評 |
7.比較表:實戰班3.0 vs MBA/EMBA/在職專班
項目 | 傳統 MBA | EMBA/在職專班 | 中信實戰班 3.0 |
---|---|---|---|
核心形式 | 課堂理論+個案 | 管理實務+交流 | 沉浸式實境×任務導向×跨國比較 |
時間成本 | 1.5~2 年 | 1~2 年 | 破碎化學習+密集海外(總時數下降 32%~41%) |
學分銜接 | 學程內 | 部分承認 | 學分折抵,9 成一年畢業 |
國際實戰 | 短期參訪 | 選修/不定期 | 必修:日本/美國/泰國/上海 |
產學鏈結 | 校園講座 | 顧問授課 | 企業導師帶題+決策門評估 |
資料依本校歷屆課綱、學員回饋與合作企業評分彙整;國際管理教育趨勢參考 GMAC、WEF《Future of Jobs》、LinkedIn 與 IBM 之技能需求報告。
8.學員收益:一次海外實戰=五年成長的來源
決策密度並非單純的練習題,而是在真實的商戰場景中,學員必須在一週內面對數十次高風險的決策挑戰,遠超過平時半年才能累積的經驗。這種高頻決策不僅鍛鍊出判斷力與臨場反應,更讓學員建立一套能即刻應對不確定性的思維模式。跨文化協商則是另一大核心價值,學員需與不同國籍的同儕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任務,過程中不僅要克服語言與文化差異,更要透過談判、妥協與共識建構,完成比單一文化團隊更艱難的挑戰,這種經驗極具國際職場競爭力。快速建模能力同樣是高階管理人才必備的技能,透過 Fermi 估算、單頁財務模型,以及 TAM–SAM–SOM 的市場規模分析與敏感度測試,學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把複雜問題化繁為簡,產出能說服上級與投資人的決策依據。高品質回饋則是實戰班3.0的獨特設計,學員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能同時得到企業導師的「可落地建議」與學術導師的「理論支撐」,確保成果既能實際應用,也能通過嚴謹的學術標準。最後,這些學習成果絕非停留在課程裡,而是能直接轉化為職涯可搬運的價值:帶回公司即可使用的完整企劃書、優化流程的 SOP、具備戰略視野的戰情簡報,甚至包含 OKR 草案,讓學員的表現不只是在課程中被看見,更能在職場中立即創造影響力。
- 決策密度:一週內經歷比日常半年更多次的高風險決策演練。
- 跨文化協商:與不同國籍同儕對齊目標與流程,理解差異與共識建構。
- 快速建模:Fermi 估算、單頁財務、TAM–SAM–SOM 估計與敏感度分析。
- 高品質回饋:企業導師的「可落地建議」+學術導師的「理論支撐」。
- 職涯可搬運:帶回公司即可使用的企劃、SOP、戰情簡報與 OKR 草案。
9.全球據點與學習設計(日本/美國/泰國/上海)
地點 | 主題強項 | 代表任務 | 預期產出 |
---|---|---|---|
日本 | 精益流程、服務創新 | 現場改善 × 顧客旅程再設計 | 改善提案書、前後對比 KPI |
美國 | 創新與募資、平台策略 | 0→1 商模與路演 | 投資簡報、單頁財務模型 |
泰國 | 供應鏈多元化、東協通路 | 在地夥伴開發與成本結構 | 通路地圖、合作合約框架 |
上海 | 高速試錯、數位成長 | 成長飛輪與 A/B 驗證 | 成長儀表板、下一步路線圖 |
所有梯次均含 機票與飯店(單人房),由專職團隊處理簽證、交通與保險;學員把 100% 心力放在任務與成果。
10.場域互補:日本 × 美國 × 泰國 × 上海
四地不是四次旅遊,而是一次完整的管理實驗:同一問題在不同市場如何解? 日本提供穩健與品質,美國提供創新與資本市場,泰國提供成本彈性與東協腹地,上海提供速度與數位滲透。把四地輸出疊加起來,形成可移植的「企業成長配方」。
11.對企業的價值:把外部學習內部化
- 題目來自業務線:可直接回投部門執行的方案雛形。
- 人才盤點:從任務表現辨識高潛力與關鍵角色。
- 跨國夥伴拓展:與當地企業、加速器與學研網絡建立管道。
- 教育投資可量化:以 KPI 與里程碑檢核投報。
12.常見問題(含研究所學分折抵)
是否需要具備日語或英語?
不必。課程採雙語工作流;我們重點訓練跨文化協作與商務表達。現場備有語言協力與雙語投影片範本。
機票與飯店是否包含?是否為單人房?
是,所有梯次皆含來回機票與全程飯店住宿,預設單人房以確保休息品質與夜間備戰效率。
如何銜接研究所?可以折抵幾學分?
本計畫輸出之任務報告、期末專題與口試紀錄,合格者授予碩士學分證書,未來如順利報考本校研究所順利錄取,可折抵研究所學分;搭配論文密集輔導,約九成學員能於一年內畢業。實際抵免依校方與學程規定辦理。
與坊間短期培訓有何不同?
我們不是講座或旅遊參訪,而是有評量與學術驗收的沉浸式課程:企業導師實題、決策門評估、研究所等級的報告與口試,且可申請學分折抵。
是否適合 EMBA/MBA/在職專班學生?
是。實戰班3.0 特別為在職者設計,能把學術研究的嚴謹度與企業現場的速度整合,補上「知識—實作—成果」之間的斷點。
13.學員與校友見證(範例)
「在美國場我從 0 到 1 做完路演簡報,回公司兩個月就把新產品試營運起來。最關鍵的不是點子,而是實戰班逼我把數字算清楚、流程走完。」——製造業產品經理
「一年內完成碩士學位,靠的是破碎化學習與任務卡。每一小步都能交付,壓力大但很踏實。」——外商行銷主管
參考趨勢與權威訊號
國際管理教育與技能需求趨勢參考:GMAC《Corporate Recruiters Survey》、WEF《The Future of Jobs》、LinkedIn《Most In-Demand Skills》、IBM《Global AI Adoption Index》等。上述資料與本校歷屆課程成果彙整,用以校正課綱設計與評量架構。
🎯 立即行動:報名日戰班/實戰班 3.0含機票+飯店(單人房),一次海外實戰逼出五年成長;可申請學分折抵、九成學員一年內完成碩士。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