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意風向到人力危機:日本進入情緒與現實的對撞期

選民心聲 vs. 國家實際需求:
面對勞動力短缺、亟需「引進海外人力」的關鍵時刻,社群媒體卻掀起「日本人優先」的輿論浪潮。在社群對選舉影響力日益加劇的當下,日本政府該如何在國內民意與國家現實之間取得平衡?
▎當選舉變成情緒戰:政策還重要嗎?
第27屆日本參議院選舉,保守派中主張「日本人優先」、反對移民的保守派政黨「參政黨」,其席次從原本的一席大幅增加至十五席。
這樣的躍升,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社群媒體強大的訊息擴散力。當代年輕選民與無黨派族群,其投票行為已不再聚焦政策本身,而是更受「氛圍」與「情緒」牽引。這種趨勢並非日本獨有。美國總統川普就透過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平台,展現出我們正進入一個只靠一支智慧型手機就能影響國家運作的時代。
在日本,田中真紀子與小泉進次郎等政治人物的現象亦反映同樣問題:即便未深入論述政策內容,仍能累積高人氣與支持度。這揭示出一項深層危機:資訊傳播的形式與技巧,正逐漸與實際施政成果被混為一談。選民關心的已不再是「說了什麼」,而是「誰說的、怎麼說」?
因此,若要重建理性的公共討論,政治人物與媒體首先必須理解並正視這樣的群眾心理,進而發展更貼近現實、更具誠信的溝通策略。
▎知事會示警:重思日本的移民政策方向
全國知事會近日提出建議,呼籲中央政府擴大接納外籍勞工,反映出地方政府在面對人口減少與人力短缺等結構性挑戰時的務實需求。與部分政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強調對外國人設限、訴諸排外情緒的立場相較,知事會展現出基於現實的政策思維與建設性願景。
事實上,活用全球人才不僅有助於促進社會多元化,更是帶動地方經濟活化的關鍵策略。儘管歐洲多國面臨極右勢力崛起、排斥移民的氛圍升溫,日本更應從「打造永續地方社會」的視角出發,推進接納外籍人士。
知事會的聲音,無疑為中央政治的排外傾向敲響警鐘,也為日本移民政策提供一次深刻反思與重新定位的契機。
(圖源來自 NHK 全国知事会 消費税“地方に負担転嫁させる改正 行わないよう”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50723/k10014872371000.html)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後記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見日本正站在「選民情緒」與「國家現實」的交叉點上。一方面,主張排外的參政黨在社群操作下席次大增,反映出選舉越來越受到氛圍與感受驅動;另一方面,面對地方人力短缺,全國知事會則理性呼籲擴大引進外籍勞工。當資訊傳播技巧逐漸凌駕政策內容,日本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在維護民主討論的同時,推動符合長遠利益的政策方向。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由中國信託金控全額設立,為教育部核准之合法高等教育機構。提供融合實務經驗與國際視野的在職專班課程,協助您拓展職涯格局,創造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