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NEWS視點】東芝還沒到窮途末路的狀況,不要執著上市,進行 LBO 吧!

回顧經營再建中的東芝電視事業,土耳其的家電大廠VESTEL於4月10日已經開始對「東芝電視事業 (電視事業子公司的東芝映像solution)」進行收購交涉,VESTEL在取得全球國際品牌後,在國際市場地位將會強化也可成為增加銷售戰略的方針,而在中國企業方面的海信集團也對這次的事業收購也顯示出興趣。
買下取得位於美國夏普品牌的美的集團,可以看到從中獲取了相當大的利益,反過來說,夏普位在美國或歐洲等海外品牌的售出,可以說是已成為無法挽回的事態。像VESTEL這樣穩健的企業,雖然擁有足夠收購東芝的實力,但從日本人的心情來看,當然還是希望能遏止日本企業被收購走的感覺吧。
東芝一直以來和三井銀行有著強烈的關係性。而三井銀行成為三井住友銀行之後,因為住友派系為強勢派系的關係,所以可能對於東芝並沒有真正用心協助,如果讓我來說的話,現在的東芝再建方法是愚蠢至極的。從東芝醫療開始,總之先從能賣的事業開始來賣,我認為這樣的方法根本就是IQ不足。東芝的綱川社長提出了「正確地進行會計決算」、「維持上市」兩個大前提,但這是很大錯誤,如果是我的話,現在的東芝時價總額已經跌落到約8000億日圓,所以不應該執著上市,而是轉進 LBO 。(Leveraged Buyout; LBO :融資收購,又稱為槓桿收購)
一般都說東芝的半導體事業有2兆日圓的價值,現在的話,是可以只用8000億日圓就可以買到東芝全體事業,所以,經營團隊只要負起責任向銀行借貸資金就可以了吧。進行 LBO 且先下市,確保足夠的時間。如果下市的話,延長會計結算也是沒關係的,有什麼狀況的話,把會計事務所換掉也是可以的,慢慢花點時間,也能夠做更多的思考。
慢慢調整回復之後再進行上市的話,如果說半導體事業部有超過2兆圓價值的話,只要放手賣出3成的程度,就可以一次把借款還清,且這之後任何一個事業都不再有賣出去的必要。像這樣的想法都想不出來,我認為東芝的經營團隊已經完全失去了經營頭腦,如果是舊三井銀行的話,只要提出這樣的想法,應該就會開心地來協助吧。
最不可以的就是向投資銀行尋求建議,投資銀行是以賺取買賣手續費為主的商業模式,像這樣的想法是不會提出來的。對於現在的東芝,應該是沒有可以有能給予正確建議的人吧,也沒有長年紮實經營經驗的人。像東芝這樣的企業,是間擁有良好資產的企業,本來是不致於落入窮途末路的狀況,但如果這樣持續下去,最後東芝就會變成單純的電梯公司吧。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 後記分享
東芝的電視事業面臨收購與再建挑戰,卻因管理層的決策失誤與缺乏創新戰略,讓這家曾經擁有核心技術的日本企業步入困境。無論是VESTEL的穩健布局,還是中國海信的興趣,都反映出國外買家看中東芝的價值,而東芝卻未能發揮其資產潛力。以槓桿收購(LBO)方式重整、下市重建基礎後再度上市,也許是避免東芝資產進一步流失的最佳方案。然而,若再缺乏有遠見的經營策略,東芝恐將淪為單一事業的公司,令人唏噓。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或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