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6千萬補助金、英國伯明罕破產 全球基建 與地方財政走入風險死角

全球基建與地方財政正走入風險死角

當 公共建設 夢醒時:德州高鐵喊停、伯明罕市求援軍方,一場預算與治理的失衡示警

當基礎建設被視為刺激經濟與創造長期價值的手段,各國擴大投資的同時,也伴隨愈發明顯的風險訊號。

近期發生在美國與英國的兩起案例,分別顯示出:當財務計畫、執行能力與在地現實落差,公共建設不但無法帶來正面效益,反而可能引爆地方財政危機。


案例一: 德州高鐵 夢碎:12年未動工、補助撤回

德州高鐵計畫由 Texas Central 主導,原預定連接達拉斯與休士頓,全長約386公里,導入日本新幹線技術。

專案自2013年提出以來,至今尚未鋪設任何軌道。可靠來源指出,截至2025年,該計畫僅取得約25%的必要土地,亦尚未獲得全面建設許可。

建設成本自原本估算的100億美元上升至超過400億美元。

2025年4月,美國聯邦交通部決定撤回原訂撥付的6,390萬美元補助金,理由為該項目浪費納稅人的資金,並且分散了美鐵改善既有劣質服務這一核心任務的焦點。

德州高鐵資金來源


案例二:伯明罕市 實質 破產 :7.6億英鎊薪資爭議引爆財政崩潰

2023年9月5日,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市議會發布《地方政府財政法》第114條通知(Section 114 notice),正式宣告無力編列平衡預算,陷入實質破產狀態。

主要原因為市府面對長年性別薪資不平等訴訟,潛在賠償責任估計達6.5億至7.6億英鎊,每月仍增加額外支出。

同時,市政府導入 Oracle ERP 系統的資訊化改革也導致成本超支約1億英鎊

為應對危機,市議會宣布於2024/25財政年度削減預算1.49億英鎊,並出售市有資產總值約7.5億英鎊。

期間又爆發清潔人員罷工,導致垃圾無法清運,累積廢棄物逾1萬7千噸,引發居民生活困境。


▎結語觀察:當「 公共建設 」成為壓垮治理的最後一根稻草

德州與伯明罕的兩個案例,雖一為交通建設、一為地方治理,卻都揭示相同問題核心:公共部門若未妥善規劃財源、未考慮民眾接受度與長期效益,將可能導致計畫流產或嚴重的社會與財政後果

高鐵未動工卻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市政系統改革卻反成財政破口,這不僅是技術或制度問題,更是對於治理結構、預算邏輯與風險意識的根本考驗。

當全球都在談「擴大投資、振興經濟」的同時,這兩起事件提出了警訊:未有可承擔的財務結構與足夠治理能力之前,擴張反而可能成為危機的起點


【課題反思】:

  • 高速鐵路等重大建設是否都能符合實際需求?
  • 地方政府如何及早辨識並因應潛在的財政義務?
  • 公共計畫的民意接受度與文化因素,應如何納入財務評估?

後記分享

面對美國德州高鐵計畫的延宕與英國伯明罕市的實質破產,我們清楚看見大型公共投資背後的政策動態、資金運作與治理風險之間的高度糾結。這些國際案例提醒我們,無論是企業策略還是地方財政,都已進入一個更加複雜且多變的階段。在此情勢下,企業領導者更應具備前瞻性的思維格局,才能及早洞察潛藏風險、辨識資源落點,並因應國際經濟與政策變動所帶來的結構性衝擊。

如果您希望在全球市場的變局中取得主導權,那麼進修具備跨國視野的 EMBA 在職專班,將是您提升決策力與整合能力的重要契機。透過系統化的學習與策略思維的深化,您不僅能掌握最新的產業變化,還能以更宏觀的角度推動企業轉型與組織升級。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結合中國信託金控的集團資源與實務網絡,為您打造高品質的國際學習體驗。本課程不僅強化職場競爭力,更透過日本實地研習的沉浸式學習,促進與國際業界的深度連結,讓學員實際感受全球產業的脈動與挑戰。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升級,更是一場視野的拓展,一次助您重新定位職涯與企業未來的轉捩點。不論您來自何種產業,此趟學習之旅都將成為您邁向全球市場、迎戰下一波變局的關鍵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