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的供應鏈與技術的合作密不可分

岸田訪問美國:強化日美供應鏈合作與汽車產業發展
2024年4月1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結束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行程後,前往北卡羅來納州,視察豐田汽車的電池工廠建設及本田航空業務子公司。此次訪問象徵著日美在供應鏈與先進技術領域的深化合作,並凸顯日本企業在美國的龐大投資。
豐田在美國的巨額投資:電池工廠的戰略布局
豐田汽車計劃在北卡羅來納州投資約139億美元(約合2.13兆日圓),建設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這是豐田對美國市場的長期承諾之一。岸田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強調日美兩國企業在供應鏈上的緊密合作,尤其是在電動車與新能源技術領域。
-
北卡羅來納州的選擇
北卡羅來納州位於美國東南部,鄰近華盛頓特區,交通便利,因此成為豐田與本田的重要基地。此次選址也突顯日本企業在美國市場的長期規劃與供應鏈戰略。 -
美國市場的新能源車競爭
豐田的投資不僅是為了提升自身的電動車市場競爭力,更是因應美國政府在新能源車市場的政策變化。隨著美國減少對傳統燃油車的支持,並加大對電動車產業的補助,豐田選擇加強在美國的電池生產,以確保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本田的航空業務成功:日美高端技術合作
除了豐田的電池工廠,岸田還訪問了本田航空業務子公司,這家公司專門生產HondaJet,是一款高性能的輕型噴射機,在北美市場銷售表現亮眼。
-
本田的航空業務發展
本田不僅在美國製造汽車,還將業務擴展至航空產業。HondaJet 的成功顯示了日美企業在高端製造與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度合作,這與岸田強調的「日美技術夥伴關係」相呼應。 -
美國市場的接受度
本田的航空產品在北美市場的成功,也讓美國消費者對日本製造的高端科技產品有更高的接受度。這對於未來日本企業在美國擴展高端製造業務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
日本對美國的投資影響力:歷史與現狀
日本企業在美國的投資金額龐大,當岸田在演講中提及這一點時,全場起立鼓掌。然而,這也引發了關於美日貿易戰的歷史回顧:
-
日美貿易戰的影響
在1980年代的美日貿易戰中,美國政府認為日本汽車產業的興起對美國本土汽車業造成了巨大打擊,特別是在底特律,這座曾經是美國汽車產業中心的城市,在美日汽車競爭下逐漸衰落。 -
日本汽車產業的全球布局
日本汽車公司當年為了降低貿易摩擦,選擇大舉投資美國,在當地設廠生產,例如:- 本田在美國生產噴射機與汽車
- 日產在田納西州設有工廠
- 豐田在美國與墨西哥均有工廠
目前,日本汽車企業在北美每年的生產量高達350萬至400萬輛,仍是美國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韓國汽車企業的挑戰與美國市場競爭
與日本汽車企業相比,韓國汽車品牌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相對較弱:
-
韓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 韓國汽車品牌(如現代、起亞)在加拿大市場取得成功,但在美國市場的滲透率相對較低。
- 美國消費者對於日系車的忠誠度較高,尤其是本田與豐田的品牌影響力,使韓國品牌難以超越。
-
岸田演講中的亮點
在演講中,岸田強調:「日本已成為美國的家庭成員」,此言引發現場熱烈的掌聲和共鳴,展現出美日經貿關係的深厚連結。
備註1:
貿易戰是兩國或多國透過關稅、入口配額等貿易手段來打擊另個國家的出口產業,並在此往來中引發的貿易衝突,主要意圖為改善本國的貿易餘額。
資料來源:https://service.hket.com/knowledge/2132345/%E4%BD%95%E8%AC%82%E8%B2%BF%E6%98%93%E6%88%B0%EF%BC%9F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 後記分享
此次岸田訪美,除了鞏固與美國政府的外交關係,更透過企業訪問展現日本企業在美國市場的重要性。無論是豐田的電池工廠、本田的航空業務,還是日本企業對美國市場的長期投資,都顯示了日美經濟合作的深化趨勢。
這次訪問不僅鞏固了日美之間的經濟夥伴關係,也進一步強調了日本企業在美國市場的重要性。在全球供應鏈變革的時代,日美合作的深化將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或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