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 貿易 難關、中國就算妥協也難了
美國 政府在10號,對大約22兆日元的 中國 進口物,追加關稅從10%上調到25%,並已經開始實行。雖然 美國 及 中國 的政府高層,在9號時於華盛頓談判達成了一項協議,但會後因中國地方政府不滿對當地企業補助的產業補助金,因而對美國發起激烈對抗, 川普 也因此轉變強硬態度。針對此,中國也提出了會採取報復手段。這下恐怕會對世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但到現在為止,中國的報復行動仍未奏效。由於中國的出口企業,採取折扣的手段來對應美國增加關稅。因此, 美國 不但不會形成通貨膨脹,還能保持著低通貨膨脹的狀態。其實 中國 企業妥協,對日本也造成很大的問題。
因為一直進口 中國 零件的日本企業,也會受到「 中國 企業妥協」事件的影響。
但下一階段,恐怕不會就這麼結束了。
會這麼說,是因為 美國 也有非常多會導致通貨膨脹的產品。
比方說像是iPhone。 中國 不可能將出貨價格折扣25%,因此關稅一上升,美國勢必也要將販賣價格上調25%。
這麼一來, 美國 通貨膨脹加劇,消費者也不會默不作聲吧。
即使有 中國 副總統劉鶴的發言,美國也不可能會因為中國妥協就讓事情畫下句點。
日本曾經歷日美貿易戰爭所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接下來的 中國 恐怕也將經歷一樣的事情。
而且可能會走上比日本企業更加兇險的道路。
當時的日本的企業是對美國言聽計從,整頓了在美國內的生產制度,將生產基地打散等等,好不容易才生存下來。
但如果是 中國 企業,我認為美國不可能歡迎中國在 美國 國內生產。比方說我就不認為美國會讓華為在美國生產。
現在的 中國 企業,從以前開始就對 美國 馬首是瞻,從來沒有自己經驗過全球化的過程。因此, 美國 忽然上調25%關稅,對 中國 來說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即使要將生產據點轉移至越南或孟加拉國,也不可能變得和 中國 現在的生產規模一樣了吧!單單一個廣東省就有6000萬人的規模,相比之下,就等於是一整個越南的規模了。
而且單看高速公路或是港口等基礎建設,越南和孟加拉也沒有像 中國 這麼先進。
日本曾經透過業務自動化,吸收了上調25%的關稅,但這個方法對 中國 來說似乎也很困難。
所以以結果來看,增加後的關稅,將會由 美國 的消費者去買單吧。
而另一方面,關稅會成為 美國 政府的收入來源,政府將不費吹灰之力地獲得大量的資金。
這筆資金不僅可以當作農民補助金, 川普 總統的名聲也會建立起來吧。
對我來說,用調漲關稅來獲得收入,簡直跟黑道沒有什麼區別。也不過就是 美國 黑幫啊。這就是美中貿易的現狀。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 後記分享
美國對中國商品大幅提高關稅,引發全球關注的同時,也讓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溫。中國出口企業雖以折扣應對,但部分高價產品如iPhone的價格調整恐將導致美國內部通膨壓力上升,而這些關稅最終可能由美國消費者埋單。從歷史看,日本曾在美日貿易戰中付出巨大代價,而中國企業面對美國更強硬的立場與複雜的全球化挑戰,未來可能走上更艱難的道路。不禁反思,這場衝突帶給世界經濟的長遠影響究竟會如何。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或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