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大力推動氫能源,可能會是一步險棋?

日本 氫氣 能源 電動車 EV FCV

日本政府發布新能源政策:氫氣作為次世代能源的前景與挑戰

日本政府於2023年4月4日發布了新的能源政策,目標是將氫氣作為次世代能源,計畫到2040年達成1200萬噸氫能源的產量。

目前,日本每年生產約200萬噸氫氣,以此為基準,政府訂定了未來40年的詳細計畫:希望2030年供應量提升至300萬噸,2050年進一步增至2000萬噸。通過政策主導,日本希望將氫氣的供給量提升至現有的10倍,展現了促進氫氣普及化的決心,並鼓勵企業積極投資綠色能源的發展。

氫能源的用途與環境影響

氫氣的最重要應用領域在於能源,其環境友善性取決於製造方式的不同。例如,從化石燃料的碳氫化合物中提取氫氣將產生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而透過電解水技術生產的氫氣,則被視為“綠色能源”,因為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極低。

日本政府大力推動氫能源技術的開發,不僅因其潛力巨大,也因其可能成為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然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解決技術上的挑戰,特別是在生產、存儲和運輸方面的技術瓶頸。

氫能源汽車的挑戰與機遇

在能源應用中,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成為氫能源政策的一大考驗。當前,以氫能源為主要動力的汽車主要分為兩種:

  1. 氫氣引擎汽車(註1)

    氫氣引擎汽車的發動原理是通過燃燒氫氣代替傳統的汽油,為車輛提供動力。然而,由於氫氣易燃易爆,其存儲與搬運成為巨大的技術挑戰。據傳,TOYOTA豐田汽車為了開發氫氣引擎車,斥資1兆日圓,但進展相對緩慢,說明了這一領域的技術壁壘之高。

  2. 燃料電池汽車(FCV)(註2)

    燃料電池汽車與電動車(EV,註3)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直接競爭關係。由於同時建設FCV與EV的補給站將面臨資源分配的困難,這對日本政府在基礎建設上的決策提出了極高要求。

國際汽車產業的影響與挑戰

氫能源政策的推行,必然需要考慮國際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目前,EV在全球市場中仍占有主導地位,尤其是歐美市場對EV技術的推廣十分積極。美國政府明確表示全力推動EV產業發展,並提供大額補助以加速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歐洲則逐步克服政策推行的阻礙,反對EV的聲音明顯減弱;此外,中國也正在大力推動EV技術的商業化。

相比之下,FCV的基礎設施建設仍處於早期階段,其市場接受度尚未達到與EV競爭的水平。因此,日本政府若選擇背離全球EV發展趨勢,集中資源推進FCV,可能面臨國內汽車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甚至導致海外工廠和據點的投資損失。

能源政策選擇的困境與展望

儘管日本政府展現了在氫能源普及化上的堅定決心,但其能源政策選擇仍面臨多重困境:

  1. 國際趨勢的壓力

    若全球未來趨勢偏向FCV,而日本選擇以EV為重心,可能錯失在新興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反之,若日本選擇氫氣為主,卻發現國際市場依舊偏向EV,則汽車產業將遭受重創。

  2. 基礎設施建設的挑戰

    EV與FCV的基礎設施建設均需大量資本投入。同時推進兩者的建設可能導致資源分散,進一步放緩市場推廣的步伐。

  3. 技術限制與風險

    氫氣的存儲與運輸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且開發成本高昂。此外,氫氣引擎的安全性問題仍需進一步驗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釋資料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後記分享

從全球產業和技術趨勢的角度來看,日本在發展氫能源政策上面臨艱難的選擇。氫氣作為次世代能源擁有巨大潛力,但技術上的挑戰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將考驗政府與產業的協作能力。未來,日本能否平衡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並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將成為這一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