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整併 竟只為了 研究 經費?

學校整併 竟只為了 研究 經費?

國立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於8月9日宣布,他們將開始針對 整併 進行談判。

其目的是融合兩所大學的優勢,也就是醫學和工程學等不同領域,共同發展尖端 研究 ,目標是被評選為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藉此獲取政府每年幾百億日元的研究 經費補助 。

將來預定建立一個聯合會議,會議中將決定具體的政策,如兩所大學是否要 整併 成為一所大學、或者只是 整併 運營法人。

這次的 整併 是否能帶來預期的成果,取決於他們如何利用對方的 研究 能力或資源。

目前有很多大學 整併 的先例。舉例來說,慶應義塾大學在2008年與共立藥科大學合併,並在校內成立藥學系。

然而,我沒有聽說聯合 研究 有因此變得更加活躍。

我本身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核子工程碩士,所以我知道該學校的情況,機械工程、核子工程或電子工程之間根本沒有相互合作,從根本上來說它們是不同的院系,即使在同一所大學裡也是如此。

雖然有很多領導者會在企業內提倡「專業交叉融合」,但至今少有成功的案例。這同樣適用於大學的情況。

反之,來自量子計算應用領域的優秀博士們不僅收到了其他大學的聯合 研究 請求,而且還與加拿大等外國的大學進行了合作。

我也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工作過,從 研究 人員的角度來看,與哪個國家的哪所大學或哪個公司的研究機構合作其實並不重要。

有鑒於此,東京醫科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在 整併前,若我們沒有聽到它們曾進行過任何出色的聯合 研究 ,我們就不能對它們的整併抱有太大的期望。

如果整併的目的只是為了被選為國際優秀的研究型大學,則應該實施其他可以活化 研究 資源的方案。

僅僅是為了滿足某種條件以獲得日本政府的 經費補助 ,而進行 整併 的話,那麽不得不說,這個制度是不夠健全的。

這是在盲目的日本政府管理之下,就算努力想推廣科學技術,最終只是徒勞無功的真實案例。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後記分享

國立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與東京工業大學宣布進行整併談判,目標是整合醫學與工程學優勢,爭取政府研究經費補助。然而,過往大學整併並未顯著提升聯合研究活力,加上不同學科間合作難度高,令人質疑此次整併的實際效益。如果整併僅為滿足補助條件而非提升研究質量,則可能淪為無效的形式化操作,暴露政策設計問題。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