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包班引領農會轉型新起點,專訪北投區農會總幹事謝建達

企業包班/人資 · 組織轉型專訪

從地方守護者到轉型先行者
專訪 北投區農會總幹事 謝建達

關鍵字:企業包班・在職專班・EMBA・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

企業包班 正在成為企業與組織轉型的重要方式,在台灣,農會長期扮演著地方金融與農業推動的重要角色。然而,隨著數位金融技術崛起、社會期待 ESG 永續發展提升,加上全球化浪潮,傳統農會體系面臨服務框架與治理機制的挑戰。為突破這一窠臼,北投區農會與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合作,創新引進「企業包班」形式的在職專班訓練,透過系統化學習架構、跨單位協作與國際沉浸式體驗,全面提升幹部的戰略眼界與執行力。企業包班是這次合作的核心。

本次訪談對象是北投區農會總幹事謝建達先生,您應該不陌生,他同時擔任農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AFISC)董事長,該公司於2019年由全國農業金庫出資成立,目前已整合全國176家農漁會、717個營業據點,服務約572萬名農漁民,負責關鍵帳務系統、數位金融、資訊系統與產銷媒合平台等重大建設,深入提升農會體系的營運效能與資安能力。企業包班的影響正逐漸擴大。

謝董事長兼具農業金融治理與資訊科技整合的專業能力,他既熟稔農會組織運作,也能串起現代金融科技與地方創生的連結。在這篇專訪中,我們將深入請教謝董事長如何領導這場農會的組織轉型:從課程導入、內訓機制與跨國學習經驗,到對農會未來定位的見解,期望為企業人資與組織發展團隊提供值得借鏡的實務策略。這次的轉型策略也強調利用企業包班。

北投區農會總幹事謝建達接受專訪,分享與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合作的企業包班、在職專班與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的轉型經驗
北投農會總幹事 謝建達 接受專訪時強調:農會要面對少子化、數位金融與 ESG 的挑戰,
必須透過與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合作的 企業包班 在職專班,結合 EMBA 能力架構與
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才能推動組織文化升級,開啟全面轉型。

記者

Q1 小編
為什麼您認為「現在」是農會一定要走向轉型的時間點呢?
謝建達
農會不是封閉組織,而是潛力無窮的變革起點。 少子化讓會員結構迅速老化,金融科技又改變服務習慣;若只維持穩定,我們會被動流失影響力。轉型不是把原有工作推翻,而是用數據理解會員、用專案連結服務、用策略配置資源,把在地信任轉化為持續創新能力。
摘要:農會必須用新方法,把在地信任轉化為創新的驅動力。

謝建達

記者

Q2 小編
在眾多進修與培訓模式之中,您為何選擇以「企業包班」方式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合作?
謝建達

企業包班背後,是組織文化的全面升級。傳統的進修課程,大多是點狀式的學習,學員各自吸收之後,回到單位難以形成共識;外部顧問雖能提供專案建議,但往往是「單點輸入」,缺乏系統化的落地機制。農會需要的不是零散的補丁,而是一整套「由內而外的改造工程」。

透過企業包班,幹部們可以同時接受一樣的訓練與挑戰,形成共同語言與思維框架。這讓我們在內部推動變革時,不再需要耗費時間去協調彼此理解,而是能立刻進入「如何執行」的階段。再加上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課程設計結合高階管理教育的架構與在職專班的實作密度,讓學習不是抽象理論,而是緊扣實際業務挑戰。這就是企業包班的優勢。

最重要的是,企業包班讓學習成為組織的「共同任務」,而不只是個人進修。當大家被放在同一個學習與演練場域中,文化就會跟著改變,這才是我們選擇包班的關鍵原因。這種轉變就是企業包班能夠提供的價值。

摘要:企業包班能一次性塑造共同語言,讓學習不再是個人選項,而是組織整體的升級工程。

謝建達

記者

Q3 小編
您認為理想化的企業包班內容為何?與在職專班或管理碩士學分課程的關係是什麼?
謝建達

投資教育,是報酬率最高的轉型策略。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課程設計,以管理碩士學分課程的核心能力架構(策略、財務、風險、領導)為基礎,再結合 在職專班 的高度實作密度。課程前半段著重於建立共同的方法論,讓所有學員能在相同框架下進行思考與討論;後半段則導入各單位的實際課題,透過「市場洞察 → 會員旅程 → 流程修正 → MVP 指標」的閉環設計,逐步驗證並交付具體成果。最大的差異在於,這不只是理論輸入,而是每一階段都能透過成果驗證,確實轉化為組織可見的改變。

摘要:教育投資報酬率最高,企業包班可形成學習與實作閉環。

謝建達

北投區農會學員在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企業包班 在職專班 課程中上台發表提案,接受評委提問與同學攻防,培養批判思考與提案能力,展現 EMBA 的實戰精神
這是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EMBA 最具代表性的課程之一「圖解商業邏輯」。課程強調現場學習與立即實作,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必須馬上繪製並輸出商業模式圖,並透過即時回饋不斷修正與精進。這不僅是邏輯訓練,更是培養能縱觀全局的上帝視角,讓學員在沒有標準答案的商業環境中,運用客觀思維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此課程由具備多年實務經驗的專業講師授課,能夠即時引導學生修正思考盲點,是高階管理教育層級的精華學習體驗。

記者

Q4 小編
您認為貴公司員工在參與這課程的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什麼?如何跨越?
謝建達
從舒適圈走向戰鬥圈:換一個環境,訓練自身的抗壓性。 一開始大家對數據、簡報與交付節奏有壓力,但在同一套評量與回饋下,團隊很快習慣把想法變成可測驗的假說,接受「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我們也要求留下「成敗紀錄」,讓知識變成能被接續的組織資產。
摘要:壓力環境能迫使團隊養成實驗心態,把失敗轉成資產。

謝建達

北投區農會學員在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企業包班 在職專班 課程中上台發表提案,接受評委提問與同學攻防,培養批判思考與提案能力,展現高等教育的實戰精神
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舉辦的「企業包班在職專班」課程中,北投區農會學員必須上台發表專案提案,並在評委提問與同學挑戰攻防下,展現清晰邏輯與即時應變力。這種高強度訓練,結合管理碩士學分課程的能力架構與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的實戰場景,全面強化學員的批判思考、溝通表達、領導與決策能力,讓每位成員都能獨當一面。

記者

Q5 小編
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中的「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帶來哪些刺激與啟發?
謝建達
與日本銀行對接:找到與農會對話的國際典範。 在日本農協與地方銀行現場,看到金融服務如何成為地方產業的推手,從觀光農業到加工出口形成鏈結。回台後同仁在討論專案時,會先畫出生態圖,思考「合作夥伴與關鍵節點」,視角從單點任務轉為系統協作。
摘要:跨國沉浸體驗讓團隊視角從單點工作轉為系統協作。

謝建達

北投區農會代表赴日參訪西日本城市銀行,進行產業交流與金融實務學習,結合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企業包班 、 在職專班 與 EMBA 課程經驗,深化 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 成效
北投區農會學員赴日參訪西日本城市銀行,針對地方產業與金融創新進行深度交流。此行除了了解日本在地銀行如何支持區域經濟發展,也分享台灣農會在金融轉型與 ESG 實踐上的案例,雙方透過產業交流尋求合作契機,強化跨國學習與合作網絡。

記者

Q6 小編
在貴公司員工完成課程後,您目前看見哪些成效?有沒有值得複製的做法?
謝建達
把小勝利做成制度,讓進步成為默認狀態。 像是會員 App 與行動支付已從活動應用拓展到日常服務;貸放流程納入 ESG 權重,支持綠色農業;又如舉辦「顧客旅程共創會」,讓前線與後勤合作修補斷點,客訴量連續兩季下降。相信這些成果都能被不同農會快速複製。
摘要:具體小成果被制度化後,才能長期擴散與複製。

謝建達

學員參與 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 的實戰提案挑戰,在高壓情境下積極與日本官員交流,運用多元工具創造解決方案,展現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企業包班 與 在職專班 訓練成果
在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的「實戰提案挑戰」環節中,學員面對極度高壓環境,必須在短時間內提出具說服力的解決方案。他們積極運用數據、簡報與跨文化溝通工具,直接與日本當地官員交流,試圖說服對方接受提案。這種高度實戰的訓練,正是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企業包班與在職專班的核心精神,讓學員把積極創意發想帶回職場,勇於挑戰問題並提出創新解方。

記者

Q7 小編
最後您給企業與人資的建議是什麼?如何讓內訓真正驅動變革?
謝建達
把學習當成戰略專案,而非一次性活動。 三點實務建議:一,集中火力,先選 1–2 條關鍵價值流;二,設計可追蹤成效(北極星指標+里程碑);三,讓高層可見且能即時給資源。當核心幹部被放進同一個「學習→實作→回饋」系統時,文化會先改變,績效才有跟上的可能。
摘要:學習若被當戰略專案經營,文化與績效才會同步提升。

謝建達

結語|謝建達總幹事說:「轉型不是口號,關鍵是建立能持續學習與持續交付的小團隊,讓每一季都有看得見的前進。」>
企業包班把學習與實作綁在一起,配合跨國情境的刺激,讓團隊從「維持業務」邁向「組織創新」。

北投區農會學員完成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企業包班 在職專班 結訓,榮獲優秀成績並合影留念,展現 EMBA 式培訓與 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 成果
北投區農會一批學員順利完成由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開設的「企業包班在職專班」,在結訓典禮上獲得優秀成績及取得本學程之碩士學分。本次課程結合管理碩士學分課程能力架構與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的訓練模式,讓學員不僅強化策略、財務、風險與領導力,更將積極實戰的精神帶回職場,展現農會轉型與人才培育的新里程碑。

想讓組織也完成這樣的轉型?

了解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企業包班客製化在職專班方案,將 EMBA 級訓練與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帶入你的團隊。

前往|企業包班服務說明

關鍵字:企業包班・在職專班・EMBA・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日本商戰沉浸式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