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後, 俄羅斯 國勢為何注定式微?

烏俄戰爭後, 俄羅斯 國勢為何注定式微?

日本經濟新聞在2022年6月30日,以「 俄羅斯 國勢已式微」為標題刊載報導。
美國歐亞集團的創始人伊恩·佈雷默,對 俄羅斯 當前局勢進行分析後表明,「 普汀總統 或許能夠壓制頓巴斯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相連的黑海沿岸地區,但他正在對自己國家的 經濟 造成損害,同時引起俄羅斯人民的不滿,從長遠來看, 俄羅斯 已經在這場戰爭中戰敗了」。

不言而喻, 普汀政權 正如佈雷默先生指出的那樣,已經造成 俄羅斯 損失慘重的惡果。
只要 普汀政權 還在,那麼世界對於 俄羅斯 的制裁將會繼續進行,更嚴重的,即使出現了另一位領導人,也依然很難再贏得西方國家的信任。

在冷戰期間,各國對於 俄羅斯 的制裁,是直到一個名叫戈巴契夫的出色莫斯科大學生出現才開始緩解,戈巴契夫站在一個完全非傳統的立場,推出開放政策及經濟改革,這兩項主要的政策讓西方各國逐漸接納俄羅斯。

然而,現在由於 俄羅斯 挑起這樣爭端,因此它只能在西方國家的制裁下苟延殘喘,並繼續受到未來長時間的損害。

另外,還有 俄羅斯 軍隊的損失。
根據 俄羅斯 軍方表示,他們的部隊損失了數千人;但根據烏克蘭軍方的說法,俄羅斯的軍隊損失估計超過35000人。俄羅斯 還損失了許多坦克和飛機,就算只限於軍事損失,也已經嚴重受損。

為了彌補這些損失,他們需要半導體來加強國力,但不可避免地,許多半導體的零件依然要向西方國家購買。

此外, 俄羅斯 的GDP目前僅略低於韓國,但我預測從此以後將會逐步下降。

《新聞週刊》(Newsweek)還發表文章說,「 普汀總統 的戰爭目的和他能採取的手段都將越來越微不足道」。

因此, 俄羅斯因為入侵烏克蘭而只會更加損失慘重,在西方各國之間都產生了這樣的共識。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後記分享

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遭受經濟與軍事雙重損失,美國分析指出,普京的行動雖掌控部分領土,但從長遠看已經導致國家實力削弱。制裁加劇經濟困境,軍事損失高昂,且缺乏必要的半導體資源,預計GDP將持續下滑。西方共識認為,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注定更加孤立並損失慘重。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

相關文章

日產汽車 踏出對的一步?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知名機器人大廠與大學攜手打造自動化生產系統,節省中小企業生產成本。然而,報導中的論述誤解,提高中小企業的生產性並非只靠硬體設備的升級。大企業生產性高,實際是建立在中小企業的犧牲上。解決問題應著重於提升中小企業的議價能力,而非強調導入自動化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