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下,經營者應籌備計畫B

美國企業純利潤減半:疫情後經濟復甦的挑戰與企業應對策略
日本經濟新聞於 7 月 11 日發表了一篇題為 「美國企業純利潤減半」 的報導,分析了 2020 年 4 月至 6 月期間美國企業的財務表現。在全球經濟受到疫情衝擊的背景下,各方普遍預測企業的純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然而,除了航空業和汽車產業面臨大幅虧損外,受益於數位轉型的科技產業仍持續奮鬥,力圖維持業務運營與成長。
雖然部分經濟學者預測,若以經濟復甦為前提,2020 年下半年企業的收益將逐步回升,但這場衰退可能遠不止「純利潤減半」這麼簡單。我認為全球經濟仍難以迅速回到疫情前的水準,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此外,這種情況不僅限於美國,日本同樣面臨嚴峻挑戰。
產業衰退與結構性挑戰
以餐飲業為例,為了維持社交距離,日本許多餐廳採取了 「梅花座」(即減少座位密度) 的措施,導致即使所有可用座位都滿座,客流量仍僅為原來的一半。這直接影響了餐飲業的營收,進而影響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如食品供應商、物流公司等。
此外,企業的倒閉與破產風險正逐步升高,尤其是依賴實體經營的產業。許多中小企業因收入驟減而陷入財務困境,政府即使提供補助,也無法完全填補損失。隨著需求減少與市場信心低迷,日本企業的經營風險仍在擴大。
全球疫情與經濟復甦的困境
有些人樂觀地認為 「新冠疫情將於 2020 年秋天結束」,然而觀察美國、巴西、印度等國的情況,我並不認為這場災難能夠在短短幾個月內消失。
此外,歐洲地區的假日活動與社交活動逐漸回溫,這可能導致 「第二波、第三波疫情」 的爆發。如果疫情反覆發生,全球經濟的復甦速度將更加緩慢,而不斷延長的疫情將進一步削弱消費者信心與企業投資意願。
基於此,2021 年東京奧運是否能如期舉行也存在極大不確定性。若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日本政府將面臨巨額的財政壓力,而旅遊、住宿、零售等相關產業也將持續低迷。
企業應對策略:預備計畫 B 的重要性
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現在正是考慮 「最壞情境」 並制定 「計畫 B」 的時機。企業應該擬定三至五年的長期戰略,而非單純依賴政府的短期補助或市場景氣復甦。
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於 2020 年 6 月公布的 財政赤字 已超過 2019 年全年赤字總額,這意味著經濟復甦之路將充滿挑戰。政府雖然能提供刺激經濟的政策,但企業若僅依靠政府補助,無異於被動等待,而非主動創造未來。
因此,企業應該 拋開回到「舊經濟模式」的幻想,轉而思考 如何在新環境中找到生存與成長的機會。
未來趨勢:經濟變革與社會轉型
全球經濟與社會環境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企業必須適應新形態的市場需求。例如:
-
數位轉型的加速
- 隨著遠距工作、線上交易的普及,企業必須加速數位轉型,投資雲端技術、電子商務與自動化系統,以提升營運效率與市場競爭力。
-
產業結構的重組
- 部分傳統產業(如旅遊業、零售業)將受到長期衝擊,而健康科技、人工智慧(AI)、可再生能源等產業則可能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供應鏈的調整
- 由於疫情造成供應鏈斷裂,各國政府與企業開始重新評估供應鏈的彈性,未來將更加重視供應鏈多元化與區域內生產的策略。
-
新型工作模式
- 遠距工作與靈活辦公(Hybrid Work)將成為常態,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優化組織架構,讓員工能夠適應這種新型態的工作模式。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 後記分享
對於企業領導者而言,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的企業是否已準備好計畫 B?」
企業不能僅僅依靠政府刺激經濟政策,而是要主動適應 後疫情時代 的新常態。這意味著企業需要:
- 重新評估商業模式,確保能夠在長期經濟衰退下生存。
- 投資於數位技術與創新領域,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 制定靈活的財務與人力資源戰略,確保組織能夠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保持韌性。
這場經濟衰退與疫情帶來的影響,並非短期問題,而是對全球經濟與社會結構的深遠變革。面對這場全球性的挑戰,企業唯有不斷適應與創新,才能確保自身在未來市場中的競爭力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或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