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生存於經濟負成長的環境中 數位轉型是不可或缺的
前首相安倍晉三退位之後,給日本留下來最大的負債就是失敗的安倍經濟學。
舉例來說,據日本的內閣機構內閣府發表的2020年4-6期GDP(國內生產總值)之數據顯示,以年利率換算,GDP自1-3月期起就減少28.1%。事實上,這是自第二次大戰以後最大幅的下降。
安倍前首相以「經濟成長率上升3%」為目標,提出了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大膽的金融政策」、「具機動性的財政政策」、「促進民間投資的經濟成長戰略」。
配合安倍經濟學的目標及對策,日本中央銀行的總裁黑田東彥雖是以「2年內物價上昇率2%」為目標,持續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然而就算花了7年又8個月也仍無法達成當初設下的目標。
三支箭全數偏離靶心,安倍黑田火箭炮還尚未發射,就宣布告吹了。
另外,政府提出包含「Go to Campaign」在內的新冠肺炎對策, 其中「Go to Campaign」雖不斷遭人質疑其財政支出是否能有效帶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正面影響,政府仍以此對策編列了總額高達200兆日圓、目前最高額的補正預算。
該政策造成的後遺症也使「後安倍時代」的日本經濟陷入低潮。
話雖如此,日本並不是沒有營業額持續成長的企業。
這些營業額持續成長的企業在*數位轉型的領域中展開提升生產率的事業。
*數位轉型技術將人們的生活導向好的方向,破壞固有的商業構造,是為創造出嶄新價值的革新技術*
舉幾個很好的例子,如: RevComm、Concur Technologies、Redfox,Inc.等都是營業額持續上升的企業。
RevComm開發的「MiiTel(ミーテル)」服務中,AI(人工智能)會自動將電話行銷的談話內容錄音並生成字幕,並且解析內容後給予評價,接著AI會針對推銷員與顧客對話的時間長度、比例及聲音的抑揚頓挫等談話細節來提供他們改善建議。
Concur Technologies提供「Concur Expense」「Concur Request」「Concur Travel」等出差・費用報銷・帳單管理的雲端服務,是在世界中規模最大的平台。
Redfox,Inc.針對法人開發的「cyzen(サイゼン)」,是個創新的雲端服務,可以用手機來進行營業、維護及輸送等現場作業。
要是無法成為一個具備相關技巧、得以活躍於企業的人才,在這與疫情共存的時代(後疫情時代)可是會失業的。
因此,我認為日本有必要採取跟德國「施羅德政策」一樣的勞動方式改革。從1998年到2005年期間擔任德國首相的格哈特·施羅德祭出政策-企業可以解雇生產力低的勞工。
取而代之,失業者一面領取失業補助,一面接受可以習得21世紀應具備技能的職業再訓練,等結訓之後,企業再重新雇用。
雖然感覺好像很無情,但日本也是慘遭新冠肺炎疫情的禍害而導致許多企業都面臨破產的局面,要是日本不像德國一樣斷然實施勞動方式改革的話,因公司破產而失業的人大概會堆得像山一樣高吧!
然而,數位轉型愈是進展下去,間接部門的白領階級在所有領域中的可替代性就會愈高。
舉例來說,現在只要使用如「freee(フリー)」的雲端會計軟體,就能輕鬆地自動化製作出決算書及確定申報,如此一來,會計師和記帳士的職務也會因此漸漸被取代,進而失去工作機會。
日本一直以來採用的19世紀型職業訓練,都無法完整應對*數位破壞。
*針對數位科技破壞性的革新-以顧客的價值與體驗為核心,結合數位科技及商運模式,持續更新並轉型*
當然並不只是企業,對於整個國家來說,數位轉型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日本推出的身分證系統—My Number Card(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的持有普及率不超過19.1%(參考8月23日當日數據)。
總務省為了提高卡片持有普及率,針對持有My Number Card的民眾推出相關政策—消費時便可累積點數,每人最高可獲得5000日圓的回饋。
然而,總務省自九月一日起開始實施「My Number Point(マイナポイント)」的計畫,但效果恐怕還是有限的吧!電子支付或點數回饋計畫都宣布告終,推廣My Number Card的計畫也繼而陷入膠著。
在這樣的時期,要求降低消費稅率的意見如紙片般飛來,然而考量到日本所背負的借款已經突破1000兆日圓,在這樣的財政狀況下已經不可能實施減稅政策了。
現在政府官員應該停止無用的選民服務,並且致力於能夠學習21世紀新技術的回流教育以及因應大失業時代而備妥如基本收入之最低限度社會安全福利政策。
另外,就如同我從以前開始提案的,政府應廢除課徵所得稅及遺產稅,取而代之,應該要課徵物業稅。政府必須如上述果斷地從根本進行稅制改革。
如此一來,就可以將擱置在金融機構儲蓄帳戶的1800兆日圓以上的金融資產從中取用,也能從世界各地吸引大筆資金流入吧!
安倍前首相完全不著手進行諸如此類從零開始的基礎改革。然而,在這與疫情共存的時代(後疫情時代)中改革是絕對必要的。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人財育成中心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