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極端氣候的出現,歐洲 空調 業競爭日漸激烈!?

《日經新聞》於2024年8月30日刊登了一篇名為「酷暑中的歐洲, 空調 併購潮日漸升溫」的文章。該報導介紹了德國羅伯特·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GmbH)在7月宣布收購美國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的 空調 業務,並亦計劃收購江森自控與 日立空調  ( JCH ) 合資公司100% 的股權。

過去,由於 歐洲 夏季室溫較低,並沒有使用 空調 設備的習慣。然而,隨著2022年熱浪等 極端氣候 的出現,歐洲 空調 市場開始逐漸熱絡,企業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而目前作為全球最大的 空調 製造商,大金(Daikin)已在歐洲市場佔據了重要地位。

但相較於大金(Daikin),其他日本企業則面臨了許多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挑戰,就是無法妥善處理好承包商彼此合作的問題,空調設備安裝與維護上,需要與電氣工程以及排水設備等廠商一起合作,對於空調產業來說維持與承包廠商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而大金(Daikin)則以其細緻且準確的服務策略,成功奠定了現有的市場地位。

而此次德國的汽車零件製造商博世,以1兆2千億日圓收購了美國江森自控的 空調 業務。其中也包含了 日立 的「白熊君」空調產品。在我看來理論上, 日立 本可以自行拓展本項業務,所以本次的併購我認為對日本企業來說,是錯失了一大商機。

而現階段在 歐洲 ,許多家庭仍未安裝 空調 。但相信隨著氣溫的持續攀高,將有越來越多人無法忍受酷暑,開始有安裝空調的需求。

依據情勢判斷,預計未來空調市場也將不僅限於 歐洲 ,還會擴展至東南亞和印度。特別是印度,儘管當前因購買力問題, 空調 普及率較低,但隨著經濟成長,相信 空調 需求也可能會迅速增加。

而此情勢,對大金等強勢的空調製造商而言,無疑是個充滿潛力的市場。

然而,隨著空調使用量的增加,電力消耗的提升也將導致更多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再加上 空調 冷媒所使用的PFAS化學物質可能會對 環境 造成影響,這些問題將是在市場擴展的同時,需同步考量的隱憂。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相關文章

自動化可以改善日本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知名機器人大廠與大學攜手打造自動化生產系統,節省中小企業生產成本。然而,報導中的論述誤解,提高中小企業的生產性並非只靠硬體設備的升級。大企業生產性高,實際是建立在中小企業的犧牲上。解決問題應著重於提升中小企業的議價能力,而非強調導入自動化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