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皇帝的誕生! 美國正走向權力凌駕民意的帝國時代

民主的全新解讀
你是「民」,我是「主」
美國搭上了名為權力的失速列車
▎川普怒撤統計局長:數據不利即刪,強硬行動掀信任危機
美國七月非農就業人數統計大幅低於預期,市場原先預測為 10.6 萬,實際僅 7.3 萬,相差 3.3 萬。
本次數據發布,同時對前兩個月進行大幅下修:五月由 14.4 萬調降至 1.9 萬,六月由 14.7 萬降至 1.4 萬。
川普得知後,立即撤換勞動統計局局長艾莉卡.麥肯塔弗,理由是「今日的就業數據遭到操控(偽造)」。
這種「不利就刪」的態度,已從根本上撼動統計的公信力。若未來政權對統計的操控成為常態,市場運作與政策判斷勢必面臨深遠衝擊。顯然,支持率的下滑已讓川普的焦躁與憤怒浮上檯面。
然而必須強調,在民主國家,統計數據是抵禦質疑的核心基石,一旦其公信力被侵蝕,所引發的後果將不容小覷。
▎選民麻木、權力中飽私囊:民主制度正走向空洞化
《富比士》報導指出,川普再次當選後,迅速擴張川普集團的海外事業版圖,早已無視過去對利益衝突的顧慮。從度假村、不動產到加密資產等等的涉入,正是「政治與商業一體化」不斷加深的明顯證據。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面對接連不斷的倫理醜聞,選民反應卻日益冷淡。
這正是最危險的信號。對民主國家而言,當政治人物的倫理被輕忽,制度將走向空洞化的危險邊緣。
若政治人物將權力與資源「收入囊中」成為常態,媒體與公民便必須加強監督力量,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制衡機制。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後記
從以上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政治權力凌駕統計數字時,統計與市場的公信力將遭到侵蝕。川普在不利數據公布後迅速撤換官員,展現對掌控資訊的高度敏感,也折射出權力與利益交織的現實。更令人憂心的是,當社會對倫理醜聞逐漸麻木,政治與商業的一體化將加速推進,民主制度也會失去有效的制衡能力,邁向空洞化的危險境地。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由中國信託金控全額設立,為教育部核准之合法高等教育機構。提供融合實務經驗與國際視野的在職專班課程,協助您拓展職涯格局,創造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