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材製作的5個步驟
▍您有遇到這些問題嗎?
該如何製作數位教材才好
想要製作容易理解的數位教材
想要製作有高度學習效果的數位教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詳細解釋說明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如何依照專業的流程來接受我們客戶的委託,提供我們專業數位教材製作服務,不論你你想是要創建自己的數位學習教材,或是數位學習課程,或者是你想委外製作數位教材,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相信應該都能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本文目錄
將數位教材的製作方法拆解成5個步驟來解說
第一步驟:需求分析-課程目標、受眾對象
第二步驟:教材規劃-教材架構、課程時數
第三步驟:教材內容-簡報講義、文字講稿
第四步驟:影片製作-動畫呈現、影片特效
第五步驟:品質檢查-誤字漏字、是否理解
結語
製作數位教材的5個步驟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製作數位教材的整體流程吧
▍數位教材製作的5個步驟
第一步驟:需求分析-課程目標、受眾對象
第二步驟:教材規劃-教材架構、課程時數
第三步驟:教材內容-簡報講義、文字講稿
第四步驟:影片製作-動畫呈現、影片特效
第五步驟:品質檢查-誤字漏字、是否理解
數位教材的製作其實有相當多的細節,就如同開發系統一般,最開始底層如果沒有規劃好,後面反覆修正的情況就會非常多,甚至到可能打掉重做的情形也不少,尤其到後製影片的製作階段時,因為有可能使用的是高階動畫軟體,一個轉場或一個特效的背後可能都存在著繁鎖的指令,看似簡單的修改,但因為包含非常多圖層及多指令的問題,所以修改後再次輸出影片時,往往可能花費掉一整個工作天,也因此從一開始的流程上,我們就要開始界定我們要做什麼樣的教材,會需要什麼的呈現,而什麼樣的呈現,也取決未來我們採取什麼樣的設備,以及什麼樣的軟體,創造出什麼樣的影片,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當然也都是和成本有所相關聯的。
第一步驟:需求分析-課程目標、受眾對象
在創建數位教材的過程中,其實很容易發現一個問題就是 “我也想要教這個 “和 “我也想教那個 “的問題,或是想要教這個但後來發現內容不夠時間長度卻不足,其實我們遇到不少的客戶遇到這樣的迷網,這樣最終會導致製作的數位教材內容的對像會變的不明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第一個步驟是重要的,就是必需先要組織好你的目標受眾,這是先決條件,然後就是課程大綱、學習目標,以及如何對實現學習目標後的評估分析。在這個階段,其實還應該檢查基礎設備,這裡指的就是包括課程環境和數位學習平台(LMS),以便你製作完成數位課程後,能夠順利地讓你的學員或員工開始運行你的數位學習。
以下是在這一步驟中應該需要先釐清的八個項目。
1.概要:
學習內容的概要必需要明確。
2.學習對象:
學習對象對該學習內容所需具備的條件應該要明確。例如,學生必需要先學會加法才能夠學習乘法,如果沒有滿足這條件,就沒辦法理所學習的知識,換句話說,學習該課程前是否需要具有先備知識,當然也有不需要的情形。
3.學習目標:
明確說出學習這個課程之後,將能獲得哪些知識或是技能。學習目標應該是可以具體做的到的目標,例如我可以做得到○○事情或能力,這樣就可以判斷你是否已經實現了這個學習目標。
4.對學習目標完成度的評估:
是否達成學習目標進行具體性的評估,例如報告或者是測驗。
5.學習時間:
定義出學習者的整體課程學習時間,並依據學習時間來規劃課程數量。
7.學習環境:
製作好的數位課程要放在什麼樣的學習平台,利用什麼樣的學習環境,是否有什麼特別的限制,檔案格式是否有什麼要求。例如有的平台會要求SCORM檔,有的平台會要求MOV檔,有的平台則是MPEG檔。
8.時程規劃:
定義出每項工作任務的時程表。計劃項目包含講者的講稿、講義、教材腳本的企劃和編撰、畫面的版排以至於動畫的設計等。
第二步驟:教材規劃-教材架構、課程時數
以我們過去的經驗可以發現,對於擁有長期實體授課經驗的講師或是內容專家來說,數位學習是個全新的領域,遲遲無法下筆製作的也大有人在,常常花費很長的時間在等待教材內容產出,有時甚至製作出趕鴨子上架的內容,結果常導致品質參差不齊,或是當委託方發現成品和預期有很大差距時,就會被委託方一再重複地要求回頭重新修正,無疑雙方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都絕對是相當難以承受的沉痛。
而這主要最大的原因即在於內容專家或是課程講師在一開始的時候,對於數位教材的時間概念可能較為薄弱,因為在實體課程上的時間,常有較多的互動情形,或是休息的時候,然而數位教材的情況卻是非常紮實而緊密的,每分每秒都在演講,是實打實的演出,沒有可以休息,甚至也不允許講錯字或甚至不允許停頓過久的情形,這也造成不少講者不習慣數位教材的情形,所以初期教材架構的規劃以及時間的設計就非常的重要。
很多人會想問,那時間怎麼設計才會精準呢,一般我們習慣用講話的語速來去推算,一般人講話的語速約為一分鐘200至250字,如果是一小時的數位課程就有60分鐘,可以推算出就會約有15000字,有的講者習慣面對鏡頭也能自然而然的脫口演出,像這樣的講者可以事後再用聽打的方式,遂字聽打出後,最後再將文字檔上到影片字幕,但如果是不習慣面對鏡頭的講者則盡可能要求必需先準備文字稿,這樣不僅能精確推算數位教材的時間,攝影時也才不會一再有NG的情形。
一般如果是要製作一小時的數位課程,也不會要求講者一次性撰寫15000字,因為課程的設計上一定是有課程架構的,也就是有單元性,可以依照單元性來估算時,如果是以一個小時的課程來規劃,我們都會建議以發展MOOCs(磨課師)課程為主軸的方式來進行製作,因為這是目前為止被多數驗證有成功經驗的教學策略製作策略。
所以課程的時間長度都會建議切割至以10至12分鐘為一個單元來呈現,根據研究指出,大多數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平均為12分鐘,之後開始會出現不專心的傾向,加上學習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會更低於此數值,而行動學習漸被廣泛接受的現今情況下,移動時的集中注意可以預期將更為短少,有鑑於此,每單元影片將以10至12分鐘作為課程單元分割點,所以講者就可以2500字到3000字的方來撰寫,負擔也降低不少,也增加了配合意願,下圖就是我們的教材內容規劃表可供參考。
第三步驟:教材內容-簡報講義、文字講稿
數位學習的優點是可以讓學習者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來進行學習,然而其缺點是數位學習無法像面對面的課堂那樣,能夠進行更多的互動。在許多情況下,數位學習是學習者必須自己進行學習,自己決定學習進度的時間分配,並保持能持續學習的動力,當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教材設計不夠好,這也是導致放棄繼續學習的主因。
如果數位學習教材內容本身具有訊息傳遞的設計缺陷,例如難以理解和觀看,難以記憶和閱讀,則可能會阻礙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訊息設計」是以「學習者可以有效地接收訊息的技能和知識」。在這前提之下,必須優先思考的是「可用性」和「可訪問性」。「可用性」一詞是根據國際標準組織的ISO 9241–11,「特定用戶在特定使用情況下使用產品達到特定目標時的有效性,即為有效率的用戶」,這也可定義為「滿意程度」,意指學習者是否滿意教材傳授的知識,並確實學習且能活用的成就感,可用性低的用戶將會感到困惑或壓力。而「可訪問性」則是指容易閱讀的程度,教材畫面的排版和視覺設計,將嚴重影響學習者持續學習的動力。
「可用性」和「可訪問性」都是以用戶不覺得難以使用的角度為出發點,所以我們認為這很重要,設計教材時如果考量在內,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力,而這部份就是必需徹底發揮到簡報講義上面,因為不論未來是要做單純的簡報影片教材,或是更加生動活潑的動畫卡通教材,簡報講義都是設計者必需要參考的重要原稿,因為這是知識的原點,而如何協助講者的簡報講義加工更加容易將訊息傳達給學習者,這就又是另外一門學問了。
以我們來說,在收到講師提供的原始教材後,我們會協助進行後製及美化,其中最需要的能力就是「邏輯圖解能力」和「文意拆解能力」,所以經常可能收到約20頁的簡報教材,然後就會擴展到30頁或40頁不等,其實其中的手法即是源自「商業經營管理顧問手法」裡常用的「掌握資訊間的因果關係」,然後再繪製出具邏輯性的幾何圖和關聯圖,這也就是我們善用在商業場合中製作簡報的技巧,我們需要事先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講者所要傳達的簡報講義內容,是由一頁頁投影片所構成的,所以製作出簡單易懂的投影片就成為製作數位教材內容的基本重要關鍵之一。
當然,進行圖表重新繪製、文字內容架構化、訊息內容圖解化這些是專業的技能,可能沒有辦法三兩下就能說的完,即便是我們的團隊成員也需要歷經至數十小時的教材製作歷練,才有辦法慢慢自然地掌握訣竅,我們可以介紹其中一個簡單的重點,例如Z字法,也就是在排版的時候以Z字法則的方式進行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方式來排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般我們在閱讀文章或報紙時,是不是都是由左至右再由上至下呢,這就是利用我們一般大眾的閱讀習來製作內容,因為這是已經習慣的閱讀方式,所以排斥感就會降低,也會達到良好的閱讀和吸收效果,再來One Message per Slide的原則,因為如果每個畫面資訊太多太繁亂反而失去了要傳達資訊的重點,所以這個畫面到底什麼資訊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想傳達的,一定要明確定義清楚。
如何讓學習者願意繼續看下去、看得懂、學得會、有記憶才是數位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追求知識傳遞效果的極大化,一直是本團隊協助製作數位教材的核心理念,下圖即是我們在收到講者的簡報後,將原本簡報的訊息進行圖解化後的範例。
如果各位覺得一開始要設計教材內容的畫面或排版是件困難的事情,我們提供了全國最大MBA商業工具免費下載服務,全部都是已經設計好的PPTl原檔,您也免費自由下載,並且可以依照適合自己的內容自由編輯調整。
第四步驟:影片製作-動畫呈現、影片特效
在數位教材後期影片後製的製作上,其實可以使用到的軟體非常多,最簡單的甚至有PPT就能匯出成影片,有的廠商也有使用威力導演或是一些剪輯軟體,而我們較常使用到的則是Adobe After Effects,因為After Effects中的許多功能與其他Adobe應用程式類似,如Photoshop和Illustrator中的創建圓形、方形、貝茲曲線。After Effects可以導入和處理多種影像格式,以及調整和增加過濾器,所以可讓人物影像、圖片、字卡的特效呈現更加無違合感,也因此呈現出來的視覺感受也就能得到加倍的感觀刺激。
因為我們必需要思考到一點,我們製作的數位教材是屬於非即時性數位學習,所以就更必需要透過豐富多元的動畫特效,然後將前述眾多設計元素進行整合串聯後製,這樣才可以達到有效深植人心的震撼感;進而透過心靈層次的相互呼應,這不僅可有效挑起學習者學習欲望,甚至更能觸發學習者的好奇心進而採取行動,額外採取課後搜尋相關資訊的行動,加深學習者的學習成果,深植大腦記憶並有效反應回饋於學習成果上。
第五步驟:品質檢查-誤字漏字、是否理解
品質檢查除了最基本的錯字、漏字,圖片素材不適宜,或是內容是否有不合宜或導致無法理解的情形,這都是必要修正的部份,然而品質檢查的最終目的,我們所追求的在於製作完成的數位教材是否有符合客戶的條件,客戶的滿意度如何,是否有超越當初客戶的期待值。
為了能夠確保我們教材製作成品擁有高度品質水準,我們透過導入之V字型品質驗證檢核制度及流程,可將數位教材品質檢核細分六大類別,每類別再細分四至六個項目進行檢核。V字型品質驗證檢核制度及流程將逐一先從個別要項進行檢核,並每次由專案經理、負責設計師、以及其它同仁進行評分,藉此達到公正性和客觀性,嚴謹的檢核流程不僅可確保製作教材的高度品質,更可確保教材品質之市場性。
品質檢核項目將分為六大類二十五細項,各細項目評分為4級分,以複數評審員評核分數之平均值計算,我們也都依此原則編製影片教材檢核表單,供我們內部團隊使用,並嚴格要求品質需達平均總分90分以上,內部評核完後再提交給客戶。
我們要求課程設計師都需依品質檢核六大項目為檢核標準及規範,並且於事前規劃、設計、建置、及開發等階段皆時時深刻都以此標準為數位教材發展基礎,並貫徹於每個客戶的專案計畫中,有效達到層層把關,人人要求高品質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錯誤發生的機率,也避免浪費再三修改的時間和勞力,而且能夠以此標準進行更有效率的專案管理,進而達到追求高度品質標準化的最終目的。下圖就是我們的V字品質檢核流程圖。
結語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已經針對製作數位教材的整體流程,也針對製作數位教材時應該注意的重點做了些解說。
數位教材製作的方式,因為人因物而異,也會因為實施對象的不同,或是成本因素的考量,而有不同的製作方式或手法。不論如何,製作數位學習教材都是一個相當耗時的過程,但只你能夠不斷持續傾聽學習者的回饋,以及多方涉獵和嘗試更多元以及更加創新的數位教材製作方法,相信你一定可以發展出具有高度成效的數位學習教材。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製作更好的數位教材。
中金院人財育成中心
為您創建魅力教材
歡迎您參考我們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