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 損失持續加重,難維持營運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統計,
從日本出發和抵達日本的國際線航班在4月19日到25日的預定航班數為200班,
和去年冬天的時刻表相比減少了96%。
因為世界各國採取禁止海外入境的措施,
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正在急遽的變化當中。
也因為政府宣導不必要時不外出、不使用大眾交通運輸,
新幹線的指定預約率下降了90%,
對交通機關整體來說進入了非常嚴峻的狀況,
我認為這是不得已的結果。
在 航空業 界世界性的總體崩潰的狀態下,
連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漢莎 航空 ,
都到了不受德國政府支援的話無法營運的地步。
另外,在澳洲僅次於澳洲 航空 的第二大 航空 公司,
維珍澳洲 航空 公司 發表進入自願接管程序。(自願接管,為公司治理中的一種破產程序)
負債的總額達到了3400億日圓。
莫里森政權發表了將不對維珍澳洲 航空 公司 進行救助。
維珍澳洲 航空 公司 原本決定了在2020年3月29日從布里斯本前往日本的首航航班。
原先很期待這次的首航,所以對我來說非常的可惜。
將 航空 公司的損失以區域分別來看,
預估亞洲太平洋為8兆8000億日圓,歐洲為7兆6000億日圓,
北美為5兆日圓,中東為1兆9000億日圓,
拉丁美洲為1兆5000億日圓,非洲為4000億日圓程度的損失金額。
飛機的座位利用率也大幅地減少。
從這些數字來看,
可以知道這樣下去世界的 航空 行業將會沒有辦法經營。
我認為 航空 公司的損失無法停止,損失金額會不斷的膨脹。
我也擔心限制大眾交通運輸的使用的走向,
產生新的「偏見」的問題。
具體來說,出現了
新型冠狀病毒 的感染,是從都市帶往鄉村這樣帶有偏見的流言。
這樣的偏見,是有相當根深蒂固的東西存在。
因為偏見是從每天的報導中所產生的東西,
或許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但是我認為,不是基於事實,
而是以個人的偏見進行判斷才是問題。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 後記分享
國際航班和新幹線預約率的驟降,突顯了全球航空與交通業因疫情受到的沉重打擊,損失金額驚人,讓人們不禁擔憂這些產業的未來。航空公司的接連破產和政府救助措施的缺席,使人意識到危機對整體經濟的深遠影響。同時,關於病毒傳播的偏見開始擴散,我們應該謹慎對待這種現象,避免因個人偏見而進一步分裂社會,這才是疫情下更需努力的方向。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或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