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把9月 入學 和 留學 相提並論

日本經濟新聞在5月12日,
刊登了以「G20、4月入學的只有日本和印度」為題的文章。
說到了在G7中,4月入學的只有日本,而在G20中,也只有日本和印度。
入學 的時間差變成 留學 的阻礙,是造成日本的 大學 國際化 推遲的一個原因。
現在因為 新型冠狀病毒 的蔓延,引起改為9月入學的熱烈討論,
也做為配合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入學時期的好時機。
我認為這又是關於留學毫無道理的討論。
這次在討論的9月入學,被揭露為是因為對於4月入學的推遲,
並沒有做出相對應的處理機制的「日本的恥辱」也不過份。
推遲了4月入學,也沒有辦法預測5月、6月是否能入學,
所以做出了「9月入學的話就來得及了吧?」這樣草率的思考。
說到底,關於「為什麼9月入學是合適的?」的問題,連一個正式的討論都沒有。
如果是因為希望可以實施9月入學的話,我覺得實施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現在,像分期付款一樣,一點一點的實行,會出現矛盾的地方。
舉例來說,本年度包含延長期間的17個月的課程該如何消化呢?
像這樣基本的問題並沒有被討論到。
當然也會出現學費的問題,對於沒有辦法確定明年4月入學的人來說,
突然被通知9月入學應該會造成他們困擾。
把那樣的討論放在一邊,我覺得只是在製造出「國際 的 留學 會變得方便」這樣聽起來好聽的說法。
(因為4月開學變成9月的話,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方便來日,國內的學生也能配合國外學校開學時間。)
雖然說現在 國際 交流很活躍,但是說到底,
現在從日本前往國外的大學或研究所留學的學生絕對稱不上很多。
特別是世界一流的大學裡,來自日本的學生正急速地減少中。
相反的,雖然如果改為9月入學的話,
也有「會有優秀的學生從國外來日本 留學 」這樣的說法,
但是對國外優秀的學生來說,來日本 留學 的好處跟價值有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相較從歐美一流的大學畢業的學生,亞洲的 留學 生 要有成就,是比較不容易的。
對於新加坡和中國的 留學 生 來說,
只有在沒有辦法被歐美一流的大學錄取,
同時取得前往日本留學的獎學金的狀況下才會選擇來日本 留學 吧。
另外,為了在日本的大學 留學 ,學習日文是必要的事情。
以中國和印度的學生來說,應該會覺得,
只需要英文就可以在歐美一流的大學留學的話,並不需要去學習麻煩的日文吧。
也就是說,對未來的成就沒有幫助,還必須額外地學習日文,
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從國外前往日本留學的好處吧。
現在,對於那些覺得9月入學可以收到很多 留學 生 的人來說,是不知道這些事實的吧。
我認為僅是改為9月入學,就能夠促進大學的國際化事務,
使 留學 活動活躍起來等想法都只是幻想。
與其討論像這樣脫離現實的話題,不如針對
「應該如何收回受到 新型冠狀病毒 的蔓延影響所產生的這3個月的空白期間呢?」的切入點進行集中討論。
如果不知道實際狀況就連「 留學 」這件事情都一併思考,
也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並且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吧。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人財育成中心 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 後記分享
日本對改為9月入學的討論,表面上是為了促進留學與國際化,但實際上缺乏深入的規劃與現實考量。讓我們不禁疑惑,僅僅改變入學時間,是否真的能吸引更多優秀的國際學生,特別是當日語成為學習門檻時。與其追求看似國際化的改變,我們更應該關注如何補救疫情造成的學業空白,以及實際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這才是切實有效的改革方向。
而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市場變化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何抓住先機,穩固市場地位?或許,考慮報讀 在職專班 或 EMBA 是個好選擇。透過系統化進修與跨產業交流,您能更深入掌握市場趨勢,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前瞻性,助您在職場中始終領先一步!
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日本實戰碩士學分班,作為由 中國信託 金控全額捐資設立,經教育部核准的正式大學,整合了中國信託集團背後的豐厚資源,設計出專為職場菁英量身打造高水準國際教育與寶貴的海外人脈,使學生可以透過精實且貼近產業需求的課程內容與活動,在職涯中突破成長。
課程中的特色活動,如獨家日本研習行程,為學員創造與日本業界精英交流的機會,透過深度互動與創意激盪,啟發創新思維。同時,也得以快速掌握重要資源,拓展事業版圖。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為職涯注入新動能、開啟國際舞台的契機,為未來成就更多可能性!